探寻“Mission(使命)”之前



作者:苑嘉轩Effie



探索Mission(使命)是几乎每个试图向内探索的人都会遇到的议题。在此之前的几年中,我一直很焦虑地觉得自己没有像那些优秀的人一样找到自己的使命。


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我听见使命的召唤,就可以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某项令人热血沸腾的事业中去。到那个时候,受到使命召唤的我会不畏艰险,精益求精,激情澎湃,随之而来的成就和名利也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我已经实现了那个自我实现的终极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使命,找到之后就可以踏上一段无悔人生。


可是,这个追寻“使命”的故事有没有什么问题呢?我想是有的。



对于什么是Mission,我一直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但字典中的解释让我大吃一惊。


“Mission” 在英文字典中解释是:


1. an important assignment given to a person or group of people.(分配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的重要任务)


2. the vocation or calling of a religious organization.(宗教组织的职业或召唤)


3. a strongly felt aim, ambition, or calling.(志向:强烈感受到的目标、抱负或使命)


“使命”在中文字典中的解释是:



①派人做事的命令或决定:这个青年终于接受了村委会的使命。②指重大的任务或责任:庄严的使命|历史的使命。——(新华字典)


让我吃惊的点在于,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Mission和使命的解释都强调了它是一个外部施加的任务,掌握主动性的是外在他者而不是”我”。


这其中是否有我的自由意志参与呢?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主观能动性仅仅在于当使命已然降临之后,我可以选择是否接受。


也就是说,使命不是一个我主动追求来的东西,在使命来不来这件事情上,我是被动的。


而使命之所以迷人,可能也恰恰由于这种被动属性,这种不可控的神秘与诱惑。上天交由人们实现的东西,无关乎个人好恶。使命的降临不是为了个人实现自我的内心满足,而是希望个人走出自我的限制,接受一个为了更宏大目的的安排。

从这个角度上说, “使命”其实跟我原有的理解是背道而驰的。正如开头我对于使命的想象,我之所以渴望找到使命,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使命可以给我带来很多好处,包括但不限于让我有勇气,有力量,坚定,有乐观。



我所期待的那个可以给我带来诸多好处的使命已经跟使命原本的意思背道而驰,因为两者的目的完全相反——“使命”原本的含义出于一个超越自我的更大的意图,而我以为的那个能给我带来诸多好处的“使命”,本质上出于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与精英主义背道。


但因为这两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使命”,所以出现了一些混淆和误解。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中经常会使用一些词语,但我们使用的这个词语其实被赋予了某些社会意识形态加工的伪概念。简单来说,它是为实现某些其它目的被刻意混淆的。


我们日常无论是教练约谈还是媒体文章,经常对“使命”这个词语过度延展,将使命极大地与自由意志和自我的努力绑定在一起:


  • 如果你的生活缺乏动力和激情,那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使命;
  •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使命,但至少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寻找使命;
  • 只有找到这个使命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 存在一个使命在静静等带着你找到它,找到它之后,你的人生会大不一样;
  • 寻找使命的努力包括但不限于多去尝试,多去体验,扩大搜索范围才能提高找到使命的可能性;
  • 所有获得真正成功的人,都是走在属于他们的使命之路上的人;
  • 使命能给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使命”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尚未被解锁的潜力大门;
  • 使命是一种更高级的人生追求,也因此代表着人生的终极价值;
  • ……

这些对“使命”这个词语的过度延展共同渲染了一种深刻的焦虑,它模糊了“使命”含义中被动的部分,并将那些主动的部分无限放大,将“使命”的责任几乎完全转移到了个体身上,从而激发出人们对使命无限的渴望,或者说是欲望。


如果我们按照前文的分析将“使命”放在它最初的语境下,那么,张骞出使西域是使命郑和下西洋是使命,昭君出塞是使命,玄奘取经是使命......他们实现的这些伟大事业,并非是他们积极地努力地争取而来的机会。命运从未问过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份责任,他们能选择的只有以怎样的方式承担使命。


承担使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可能是颠沛流离的生活,亲友的不解,不明朗的前途,甚至是生命。而这些代价,很可能是与世俗利益相背离的。如果人们对于使命的追求依然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不是为了使命本身,显然背离了使命一词的初衷。


人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向往被命运召唤感觉,但他们向往的是否只是那些显而易见的好处,有谁说过羡慕玄奘取经路上一度历尽艰险几度丧命呢?




回到我们最初对于“使命”的想象,这种想象描绘了找到使命的状态,也能够很轻易地联想到无数找到使命的成功案例。当我们羡慕那些找到使命的人的时候我们在羡慕什么呢?


自我反思一下:


  • 我羡慕他们在某个领域不断坚持,精益求精;
  • 我羡慕他们遇到困难甘之如醴;
  • 我羡慕他们积极乐观正能量;
  • 我羡慕他们在自己领域所呈现出来的激情与生命力;
  • 我羡慕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坐标系,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这些优秀的品质真的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使命”之后才有的吗?还是因为这个人本身卓越的综合能力所让他呈现的那种生命状态和存在状态呢?


或许当我们在谈论“找寻使命”这个命题的时候,就已经走向了错误的方向。


“使命”不是一个可以找寻的东西,它已然施加于每个人身上,每个人所正在进行的人生,就是这个人的使命。


使命严格来说无关乎个人喜好,当一个人不怕困难地,精益求精地,积极乐观地,目标坚定地承担社会和历史赋予他的责任,就已经走在使命的道路上了。




阅读 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