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分享 | 关于PAC模型的教练复盘



作者:戴苏



最近有客户在约谈中谈及想改变自己的“控制型父母、适应性儿童”的状态,想多点“自由型儿童”的随心和轻松,引发我想对这个题目多写几笔。


以上的概念来源于自我状态理论里的PAC模型。



自我状态理论是一种思想与感觉一致的内在系统,藉由一套相对应的行为呈现于外。而PAC,正是Parent(父母状态)Adult(成人)Child(儿童状态)的缩写,描述了一个人的三种状态。


01、父母状态


由于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身边都会有父母或如父母般的成人,我们会下意识的模仿他们的感觉、思维、行为模式。比如,我们会有是非对错的判断,会有自己的原则、价值观,标准等等。


父母状态分两种,一种是Nurturing“养育型”父母,体现为“照顾、关心、关怀、呵护”的感觉。一种是controlling“控制型”父母,通常在沟通中会体现为“你应该、你必须、你怎么能不如何”。


02、儿童状态


我们像儿时般感觉、思考、行动。儿童状态也分两种,一种是“适应性儿童”,比如,我们害怕权威、批评,我们想逃跑,想防御自己;我们在乎,讨好别人,等等。


另一种是自由型儿童,我们可以爱、恨、可以喜乐天真,任性的发展自己的天性。



03、成人状态


我们能够用感觉和思想了解现实,并以平衡自然的方式做出反应。


“自由型儿童”的那种自由的状态,给人带来随心、轻松、无拘无束的感觉。想必每个人内心都有这种渴望吧。


我们什么时候感受不到自由呢?


多少次,当我们想独立做一件有挑战的事情的时候,耳边想起的也许是过往控制型父母或长辈的批评和警告


  • “太危险了,你别做了!

  • 你不行吧,你做不到!”

  • 又或是“你不听我的话,死路一条!


亦或是一些质问


  • “为什么你要这?

  • xx邻居家小孩怎么不这样?

  • 为什么你不听我的话?”

  • ......


这些声音,你熟悉嘛?


小时候的我们,可能因为自身的弱小,我们无可奈何的屈服于这些言语,将这些声音刻入大脑,在心里划了一道道痕。


自然而然的,长大后的我们也会无意识的做出像儿时一样的反应,在脑子里自动播放这些评价和质问。人仿佛就是在思维编织的墙里,动弹不得,好不自由啊!



弗洛姆说,一个人的勇气来自其发展水平。只有当一个人脱离了母亲的裙兜和父亲的指令时,只有当人独立为一个完全成熟的个体并拥有了自我思考和感受的能力时,才具备真正的勇气不服从权势,对权势说“不”。


那么,如何破局呢?


1、 活在当下,聚焦目标


当学会将自己的精力聚焦在当下的目标的时候,那些声音会渐渐消失,感觉会是轻松平和的。


2、自反而缩


儒家的一种修身(心)工夫,即对内观照良知,不被外物干扰。“缩”,即人性不被扭曲、遮蔽和压制的状态,即天人一贯的境界。做任何事情,并非是出于要证明自己,也不关于他人的胁迫,一切是发自内心的良知与天性


上述的法门离不开自身的不断修炼。正如王阳明说的:“心在事上磨,事在心上练”。


如果恰好你有一位合适的教练陪伴着你,让你对自己有更深的觉察,多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找到积极的方法去避免固有的反应,相信你会越来越体验到自由的。





阅读 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