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分享 | 母与子的故事之自驾下江南



作者:苗芳




3月9日,我随儿子自驾南下,从北京到江南。这一次旅行, 是一次母与子的成长共创之旅。


北方还是早春时节,出门那天雾霾很重,路边土地和远处的山峦,都是茫茫一片土黄色,天空灰蒙蒙。宅在家里并不知觉,上了路才发现这个季节的北方像极了糊掉的老照片,画面上的影像说黑不黑,说白不白,一团一团边界模糊的深灰和浅灰,连背景也是模糊的灰色。


儿子提议走国道,不走高速,慢慢看沿路的风景。我们在江南江北各走了一天,每天行驶七八个小时。


一路向南,天空渐渐从深灰变成了浅灰,最后开始透出一点蓝色,眼前的景色也渐渐有了色彩,有了绿色的田野和偶尔盛开的桃花。


儿子力荐徐州美食,从北京往返嘉兴的自驾路上,我们母子都曾经分别在徐州经停,这一次是我们母子一起特地经停徐州去品尝当地特色。


十点在酒店用过早餐,中午吃了两顿饭,先品尝了一家网红的老家地锅鸡,又换了个地方品尝了徐州最火的把子肉。


小吃街,是儿子每到一处必去的地方。当天晚上,我们专门绕道去了常州的大学城小吃广场,品尝了各色小吃。


常州的这处小吃广场,儿子之前给我推荐过好几次, 这次终于跟着儿子逛了这个他喜欢的地方。


我发现自己走进了年轻人的世界,小吃广场里,人头攒动,清一色的年轻人,有一条街里面有很多学生年纪的人在唱歌跳舞,高音喇叭放着音乐,响彻整个广场,撸串烧烤的烟雾和香气,在空气中弥漫。那种烟火气,不是大饭店里能体验到的。


一路上都是儿子开车,有几次走小路寻找小众景点,道路弯曲狭窄坑洼不平,而且有很多大货车通过,尘土飞扬。


有一两次按照导航的提示,七拐八拐好不容易开到目的地,结果封路施工,此路不通。


遇上这样的情况,儿子出奇的好脾气,不紧不慢地调头,继续找别的路或者索性放弃这个景点。这要是在以前,他会进入抱怨模式,先抱怨导航坑人,再抱怨市政无脑,要抱怨好一阵子,才肯罢休。




我发现这次的自驾之行,儿子一路轻松随和,像是变了一个人——遇事不急不燥,沉着冷静,还处处保护和照顾我,让我感觉温暖和欣慰。


我觉得儿子长大了,是个有力量有担当的男子汉。特别是在他护着我过马路的时候,我感觉他的臂膀很坚实,很安全,可以依靠。


但,这一路还是出了一次情绪状况。


当时我们聊起一段往事,儿子以为我在评判他乱花钱,那一刻他像被触发了暗设的机关,开始“喷”我,为他自己辩解。他说话的语速很快,每一句都充满了埋怨和指责:


  • “我怎么乱花钱了!”
  • “那个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办法!”
  • “你总是责怪我!”
  • ......

以往的我,会被他的这种情绪搞得很愤怒、很伤心,会忍不住去批评指责他,一定要证明自己没说错。


但这一次,我做到了!在那个当下,我清清楚楚地觉察到了自己的平静和抽离,没有任何情绪被刺激出来。从头到尾,我一直静静地听儿子在那里嘚啵发泄他的情绪。


好一会儿他才安静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说话,还不时地来握一下我靠近他的左手。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为刚才的失态道歉。


我依然没有说话,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一直很平静,好像之前那一幕没有发生。


又过了半小时的样子,儿子主动给我正式道歉。


我问儿子:“那一刻发生了什么?”


儿子说:“感觉你又怪我乱花钱”。


我的确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很奇怪是什么让他感觉被责怪了。


我说:“我的确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即使我说错了什么,你也可以指出来,用那样带着情绪的一连串反击,是很过度的反应”。儿子表示认同。


“幸亏我有功夫,不然被你那样一顿数落,我会很受伤。剩下的一路旅行,我会不高兴,甚至会哭一鼻子,让你哄都哄不好我!” 我笑着调侃。


儿子很温和地说是他错了。


我用探询的语气笑着问他:“那你错哪里了?”


儿子回答不上来。


我有意识地用了一句教练式提问:“刚才的那一刻,你有什么感受?


儿子想了一会,说:“我觉得委屈。”


我听懂了。


“你小时候,我无知,做错了很多,让你有很多的委屈,是我对不起你。此刻之后,我会无条件地爱你。”


儿子说,他也爱我。


这个插曲,就这样轻松地翻篇了。


之后的旅行,母子相谈更欢。



以往,我们母子之间的对话和相处是另外的剧情。


曾经强势的我,会对儿子提各种要求和期待,他的防御机制很容易被我引发,会开始怼我,不停地数落和抱怨。遭到他攻击的我,也会不甘示弱,奋起反击,进一步地指责和批判。母子俩非要挣个是非黑白、上下高低。


比如这次,在那个被儿子各种数落后的当下,换成以前的我,会产生很多的情绪——气愤、伤心、委屈都会一股脑儿冲过来。我会带着这些情绪去解释,去指责儿子不懂事,去纠缠谁对谁错,他应该如何如何......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场旅游会从一个美好的开始,去到一个彼此伤透了心的不欢而散。


但隔一段时间,我们又会彼此惦记,开始下一个回合,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场合继续上演互相迫害和受害的戏码。


在教练的修习中,我习得了自己一度和儿子反复演出的是【戏剧三角形】这个人生剧本。


在这个剧本里,我往往以拯救者出场,自以为是,对儿子指手画脚,横加干涉。遭遇儿子的抵制后,我会转换成迫害者,执着于我的期待、我的标准和要求,变本加厉地继续我的迫害者戏码。


遇到儿子的反击后,我会成为受害者,感叹悲哀好心没好报,养个儿子来折磨自己。而我这个很有主见的儿子,被我这个大拯救者母亲,生生逼成了受害者角色


他和我之间,出场角色大多是受害者开场演绎成忤逆的迫害者,在伤了我之后,会自责,二度成为受害者。


旅途中的情绪事件就是儿子误以为自己被指责被迫害,掉入了他在我面前曾经惯有的受害者角色,感受到了委屈,防御机制启动后,他就进入了迫害者模式,开始指责数落我的种种不是。


但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儿子内心在成长,而我经过了多年的专业训练,在事件发生的那个当下也有了觉察,在被儿子数落的那一刻,我没有掉进剧本里去沦为受害者,更没有进一步反转成为迫害者。


我们母子的这场戏剧三角形情感游戏,在我这里画上了句号。因为我的平静,儿子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波动,很快也平静下来


我们母子的剧情从戏剧三角形的输家剧本,转向了关怀和负责任的赢家剧本。




回看这个事件,自始至终,我没有被勾起任何的情绪,一直在清醒理性的觉察中。我确定自己已经从一个强势母亲成功转身,成为了一个关怀者和建议者。


我做到了在生活中保持教练状态。


但还是很心疼儿子,在启动防御机制那一刻,他一定是非常委屈和痛苦的。在那一刻,那个当下,我可以比理性的抽离和思考做得更好一点,那就是懂得他的委屈,主动安抚一下他的情绪。


比如,握一握他靠近我这边的左手,或者给个拥抱,说一句温暖的话:“孩子,你怎么了?” 那时那刻,安抚相比静静地坐在那里抽离和思考,会更温暖。


这个回看过程, 很像一场教练结束后的复盘,下一次,假如儿子再启动了防御机制,我会主动去抱抱他。做到更加懂得,是我的功课。儿子也在做他的成长功课,这一两年在快速地成长。


我的童年很幸福,一路走来学业事业都很顺利。我一度自以为能干的自己,给了儿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殊不知,因为无知,一度以爱的名义,给儿子造成了很多的心灵创伤。


很感恩,如今能有机会与儿子重新来过,母与子一起成长,一起成为幸福的知音知己。






【写在文末】发布之前,我先把此文发给了儿子,征求他的意见。


儿子勾画出来我关于回看和主动安抚的那一段,说“当时确实这样就更好了”。我回复了一个拥抱和爱心:“下次我就会做到了。”


原文中本来还有一句把一路南下比喻成逃出生天的描写,儿子说感觉这句有点小怨念,我禁不住大笑,儿子说得对,结果是直接删除了这一句。


知识点:防御机制、卡普曼戏剧三角形、人生剧本





阅读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