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为什么” —— 来自教练学习者的思考



作者:高宏




每个人可能都听过或看过《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是一本百科全书,可以解答很多很多问题。


小时候,当我们遇到什么不知道或是不明白的,就会脱口而出“为什么?”那时候这三个字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单纯的发问。如果幸运的遇到好的师长,他们会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让小小的我们对知识有了渴望。


我们长大,又开始听到不同含义的“为什么”。


首先,在家里父母会这样问:


  • 为什么你把房间搞这么乱?
  • 为什么你这么不听话,
  • 为什么你…

这时候,这三个字伴随着着的更多是责备,更有甚者亦可能是一顿打骂。


再有可能是学校的老师,而后可能是单位的领导......多是比我们权力地位高一些的人,在我们表达自己内心感受事、出现失误的时候就会被问到


并且,很多时候这个问你“为什么”的人他/她并不真正关心答案是什么,因为如果你回答了,他们就会说你是在狡辩,,是在给自己找理由,不虚心接受批评等等。总之,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证明他们是对的,而我们是错的,是不好的。


经过这样数年的修理后,我们变得不再好奇,不爱思考,也不爱提问,甚至不再表达,好像对什么都能接受,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是:忍受



那“为什么”这三个字真的不能再用了吗?


我认为分两种情况。


对自己


首先,是对自己:对自己,我们应该要多问为什么。


  • 为什么我想要做这件事?
  • 为什么我不喜欢现在的生活?
  • 为什么这件事会引发我这么大的情绪?
  • 为什么这个人或这段关系让我如此痛苦?
  • 为什么我对很多事看不顺眼?
  • 为什么我……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当然,问自己这些为什么的目的不是追责谁,而是真正去看到自己的需求并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对他人


其次,是对他人:我的建议是尽量少用我们可以用“发生了什么呀?”来代替。


比如:当孩子说我不想去上学了,我们会怎么办?


可能我们会压下情绪,温柔的问:“为什么呀?”但结果可能什么都不说,或者直接来一句“不知道”。因为这个提问没有让他感受到被共情,因为我关心的是他不上学这个事儿。


那如果我换成:“和妈妈说说发生了什么呀“感受立马不同,有没有?因为这时候孩子会感觉到你关心的是他这个人本身。


我们要注意的是:人们只有感觉到自己被关注了,才会打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感受。


综上所述,对自己可以多问“为什么”,对他人则要慎用。



—— 一个在教练路上的学习者最近的思考





阅读 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