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策略团队使用的探寻时间
来源:来自网络
通常来说,当一个问题卡住无法突破时,换一个视角总会带来一些收获,如何更好的切换视角,有很多的方法。迪士尼历久不衰,创造了无数的动画形象,为世界带来无数欢声笑语,人们惊叹之余,探寻背后的力量,发现了迪士尼策略这笔财富。
缘起
在课程模块中提到迪士尼策略,多次运用再个人教练实践中,很好协助客户找到解决方案,在不同领域的问题都有所突破。恰逢团队回顾会,希望有些新意,突发奇想,于是有了这次尝试。
准备
A4纸一叠,
尽量多的白板笔。
1 破冰checkin,5min
所有人围成一个圈,简单介绍此次团建的目标。宣布纪律,没收手机。原来预订了几个破冰游戏,最后还是决定征询团队意见,采纳其中一位成员提议的游戏用于破冰。内容如下:
一个人在纸条上写一个数字,1—100之间,按圆圈顺时针依次猜测数字,写数字的人根据内容缩减范围,如谜底数字是55,有人报25,他就说25—100,最后猜中数字的人受罚,10个俯卧撑。
地上方3张A4纸,代表三层房子,由团队成员猜测代表着创意的艺术家在哪一层,为什么?有人认为在底层,因为方便,有人认为在中间,因为安全。通过讨论让大家理解不同角色对应的不同人。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大家对3个角色有一些认识。
迪斯尼策略的由来,迪斯尼在工作中发展出来的工作方法,用不同角色,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来思考。分别是
它代表的是对某个议题异想天开,毫无拘束的想象
代表一些具体落地可实施的过程
针对梦想家和实干家的措施提出批评,更多的是关注不够完善和不足的地方。也可以不在前面两项内容中,本次尝试做了限定。
最初希望有个环境让大家头脑风暴议题,再投票决定,然而并没有准备,临时觉得我提了一个提议,一致通过(显然,也不太可能不通过)。
“如何打造高效团队”人数不多,所以按1,2数数分组。
完全不考虑现实,天马行空
处于梦想家的小组不能有任何评判,包括自我评判和对其他人评判
批评家只针对梦想家和实干家的内容
实干家的行动计划尽量满足SMART原则
在墙上贴了2张A4纸,分别表示梦想家和实干家,所有的想法都用便签纸贴到对应的A4纸上面(结果是根本贴不下,小组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3 第一轮,10min
随机一个小组在梦想家位置,主持人让他们想象梦想家的状态。
小组内开始讨论并写便签。
主持人不断鼓动大家继续。
另外一组在实干家位置,开始考虑落地的措施和行动计划
过程中会始终关注出现的评判和消极情绪,并把方向带回来
有意让限制性信念较多的组先做梦想家,并时刻留意讨论方向。
两组互换
继续
主持人主要工作是确保梦想家不被干扰
下面会让大家有3min时间做交流和梳理,
“通过刚刚这20分钟的体验,对这个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触”
墙上贴第三张A4纸(为什么是墙,因为条件简陋……)
所有人观察梦想家和实干家产生的便签3分钟,
然后5分钟时间,所有人都以批评家身份对前面的内容进行完善,调整
这里的时间少一些是为了更加聚焦目标和解决方案 *
所有人回到实干家位置,并告知当前成为一个有高效执行力的团队
对批评家的内容进行完善,寻找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对实干家的内容,进行SMART原则校正
形成方案和行动计划的Owner
“假如做一些事情,可以更好的完善这些内容,大家接下来会做些什么”
所有人围成一圈,和开始的时候一样没,每人讲本次教练对自己的收获,未限时发言时间,鼓掌离场
“经过刚刚的讨论,再结束之前,请大家思考,对于你而言,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由于场地的限制,无法大声喧哗,无法尽情释放,整体效果打了不小折扣,好在大家都很有激情。也有很多超出预期的行动计划。让所有人都有了发声机会,让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理解和连接,事后反馈都比较正向
WWW
坚持流程
少量引导,说得比较少,内容本身基本不掺和
决定权交给团队
EBI
场地很重要,有点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