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学词“峰终定律”:你99%的记忆都是错的,真正决定的只有那2个瞬间




我们先来回忆一个场景:


你去游乐园,兴冲冲地奔向最刺激的过山车。排队等了30分钟,汗流浃背,体验过程却只有短短1分钟。


但奇怪的是,多年以后,当你和朋友聊起这次经历,你脑海里清晰浮现的,是到达顶峰时的紧张、俯冲而下的失重快感,以及结束时那份意犹未尽的兴奋。至于那漫长无聊的排队,你可能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为什么会这样?


这背后,藏着一个深刻影响我们决策、情绪和记忆的心理学原理,它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峰终定律(Peak-End Rule)。



什么是“峰终定律”?我们的大脑有多会“骗人”


峰终定律指出:我们对一段经历的记忆和评价,几乎完全由两个时刻决定——“高峰”(Peak)时的感受,和“结尾”(End)时的感受。


而整个过程的持续时间有多长,过程中的其他好坏体验,几乎都会被我们的大脑忽略掉。


为了验证这一点,卡尼曼做过一个巧妙的“噪音实验”:


● 他让参与者戴上耳机,进行两段独立的体验:第一段:听一段持续30秒的、非常刺耳的噪音。


● 第二段:先听完和第一段完全相同的30秒刺耳噪音,然后,噪音的音量会稍微降低一些,再持续10秒钟才结束。


从客观上讲,第二段体验包含了第一段所有的不适,并且还额外增加了10秒的不适感,它无疑是“更糟糕”的。


但实验结束后,当问及参与者“如果必须再听一次,你愿意选择哪一段?”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第二段。


为什么?因为虽然第二段的总时长更长,但它有一个“逐渐减弱”的结尾。这个相对“更好”的结尾,彻底改写了人们对整段痛苦的记忆,让它变得似乎“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我们的大脑,根本不是一台客观的摄像机,它是一个非常主观、非常会“偷懒”的剪辑师。它只会记住那些情绪最浓烈的“高光时刻”和“最终结局”,然后用这两个点,草率地定义整段回忆。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生活中的许多困惑。



应用一:为什么你的孩子厌恶学习,却沉迷游戏?


这几乎是“峰终定律”在家庭教育中最残酷的应用。


审视“学习”的体验:高峰是什么?是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脱口而出的“这么简单都不会,上课干嘛去了?”;是孩子考砸后,那张充满失望和责备的脸。这些都是负向高峰。


结尾是什么?是孩子好不容易写完作业,想休息一下,却被“妈妈牌”的额外练习册迎头痛击;是亲子辅导以“拉倒吧,不学了!”的怒吼收场。这些都是糟糕的结尾。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斥着催促、比较和否定,孩子几乎体验不到任何正向的峰值,也感受不到有成就感的结尾。大脑对“学习”的记忆,自然只剩下痛苦和厌恶。


再看“游戏”的体验:高峰是什么?是打败BOSS的瞬间,是升级时闪耀的光芒,是开出稀有装备的惊喜。游戏设计者精心为你制造了无数个正向高峰。


结尾是什么?是“胜利”的结算界面,是排行榜上闪亮的名字,是意犹未尽的满足感。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尾。


反差如此巨大,你还能怪孩子本能地亲近游戏,逃避学习吗?



【教练支招:用“峰终定律”重新设计学习体验】


1、创造积极的“峰”


a. 切割任务,即时反馈: 把“写完所有作业”的大任务,切成一个个“20分钟小关卡”。每完成一关,就给予一个“彩虹屁”式的口头表扬或一个击掌。用高频的小成功,制造积极的峰值体验。

b. 减少负面体验: 管住嘴,把指责和唠叨换成鼓励和肯定。记住,你在辅导作业时的每一次情绪失控,都是在为孩子的学习记忆,创造一个难以磨灭的负面高峰。


2. 打造愉悦的“终”


拒绝“乘胜追击”:当孩子状态很好、提前完成任务时,千万不要临时加码。让他享受胜利的果实,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愉快的结尾”会让他对下一次学习充满期待。


在状态好的时候喊停:学习的结束点至关重要。尽量在孩子还兴致勃勃、攻克了一道难题时结束当天的学习。大脑会因此产生“不满足感”,这种“意犹未尽”正是下次学习的最好动力。


应用二:为什么一次争吵,就能毁掉一整天的爱?


峰终定律同样支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和家庭氛围。


你和伴侣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但临睡前,因为一件小事大吵一架,然后各自生着悶氣入睡。第二天醒来,你对这个周末的整体印象,可能就只剩下了“不开心”。


那场争吵,就是压倒一切的“负面高峰”。带着怒气入睡,就是一个“糟糕的结尾”。它们联手抹杀了之前所有的温馨和快乐。


【教练支招:成为家庭氛围的设计师】


管理情绪“高峰”: 激烈的争吵是关系的头号杀手。当你意识到情绪即将失控时,主动喊停,告诉对方:“我现在情绪很激动,可能会说出伤害你的话,我们都冷静15分钟再谈。”这能有效避免创造毁灭性的负面高峰。


精心设计“结尾”:睡前不吵架: 把“睡前”这个重要的“终值”时刻,变成一个充满爱意的仪式。一个拥抱,一句“晚安,我爱你”,能极大地提升一天幸福感的记忆。


道歉结尾: 吵架后,谁先道歉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个“和好”的结尾。一句“刚刚我态度不好,对不起”,就能把一段负面体验的结尾拉回正向。


出门和回家: 出门前的拥抱,回家后的微笑,这些都是一天中关键的“终点”和“起点”,请务必用心经营。



应用三:宜家1元甜筒和星巴克微笑背后的商业秘密


商业世界更是将“峰终定律”运用到了极致。


● 宜家(IKEA): 你在宜家可能体验很差:路线复杂、找不到店员、结账排长队。但它的“峰”——设计精美的样板间、便宜又美味的瑞典肉丸,和它的“终”——出口处那1块钱的、人手一个的甜筒冰淇淋,让你在购物结束时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这个完美的结尾,让你心甘情愿地忘记了之前所有的不快。


● 星巴克(Starbucks): 你可能会抱怨它价格贵、排队久。但它的“峰”——店员热情地在你杯上写下名字、专业的咖啡制作过程,和它的“终”——递给你咖啡时真诚的微笑和问候,共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星巴克体验”,让你觉得这杯咖啡物有所值。


写 在 最 后


“峰终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决定我们幸福的,不是生活的全部,而是那些被我们记住的关键瞬间。


我们无法控制体验的每一分钟,但我们完全有能力,去精心设计那些决定性的瞬间。


从今天起,试着做一个生活的设计师,有意识地为你的孩子、你的爱人,也为你自己,创造更多美好的“峰”与“终”。


因为最终,正是这些闪光的瞬间,定义了我们人生的模样。


你是否曾被“峰终定律”影响过?你又将如何利用它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考。





阅读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