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奶茶和30万年薪:你配得上哪种“自由”?





在Coach8的教练会谈中,我们发现一个潜伏在许多精英心底的“隐形病毒”:低水平的“配得感”


什么是“配得感”?


在心理学中,它常被称为自我价值感(Self-Worth),指的是一个人相信自己本质上是好的、有价值的,并且配得上被爱、被尊重和拥有幸福的权利,无论其外在成就如何。


然而,这种核心的信念却常常被世俗的成功观所劫持。


它像一个温柔的陷阱,让你以为只要买得起“更贵的”,你就配得上“更好的”。


我的一位客户,年薪百万,却在一次会谈中陷入沉默。她正在纠结:是换一辆百万级的行政轿车,还是辞职去完成她一直想做的公益项目。


“我觉得我配得上那辆车,”她说,“但我总觉得,我配不上那种——不被世俗定义的自由。


你看,真正的配得感,指的不是你舍得去买一杯奶茶,一件贵的衣服,甚至一辆豪车。低端的配得感是物质,而高端的配得感,是过我想过的人生。




第一条:低端的配得感,是“物欲的安慰剂”


当你感到疲惫、焦虑时,你很容易用物质来安慰自己:买杯奶茶、清空购物车、换个新手机。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多巴胺奖励,让你瞬间获得“我值得”的感觉。


但这就像用创可贴去贴一个内出血的伤口。


这是一种“拥有”层面的配得感。


在电影《搏击俱乐部》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一针见血:


“工作不能代表你,银行存款并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也不能代表你,你皮夹里的东西也不能代表你。”




我们终其一生追逐的物质符号,不过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定义。当你把自己的价值锚定在这些外在之物上时,你的配得感永远是脆弱、且可替代的。


教练式提问:如果拿掉你所有外在的符号,不看你的薪水、职位、头衔,剩下的“你”,你觉得配得上什么样的幸福?


第二条:高端的配得感,是“人生的定义权”


真正的觉醒,是意识到配得感必须从“拥有”层面,升级到“存在”层面。


高端的配得感,是:“这是我的人生,我的人生的酸甜苦辣,它是属于我的。”


这意味着你配得上:


  • 独一无二的痛苦你的痛苦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代替你去经历。


  • 专属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没有任何一人可以替你去定义。


  • 不被定义的自由不是只有世俗意义上的精英才配拥有自由。人只要可以自立,人只要可以把自己不恶性,我们就配拥有自由,我们就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一生。


这是一种对生命经验的完全接纳与拥有。


心理学上的“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理论强调,接纳的不是一个完美的自己,而是当下不完美的、带着所有挣扎和脆弱的自己。


只有当你接纳了这份“不完美”,你才配得上那份由你定义的“精彩”。


此刻,你是否接纳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




第三条:普通人不是“因”,而是一个“果”


在 Coach8 的理念中,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本应具足,但为什么大多数人最终都选择了随波逐流?


我们常常听见有人给自己贴标签:“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我只能选大多数人的选项。”


但你必须清醒地看到:普通人不是一个因,普通人是一个果。


人不是先天就决定了“我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我只能选大多数人的选项。不是的。


人是因为在每一次能选择的时候,都选择了大多数人选的那个东西,随波逐流,才成为了大多数人。


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在她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理论中明确指出:人的能力和特质不是固定不变的。


人不是定型的,在漫长的生命当中,每一次选择的集合,它塑造了我们。


如果你始终用固定型思维去生活,你就会活成一个被过去限制的“定型人”;而当你切换到成长型思维,你就能在每一次选择中重塑自己,实现“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第四条:独立思考,选择有“感召力”的那条路


既然人生是一系列选择的集合,那么教练能帮你做的,就是在你犹豫不决、被焦虑卡住时,提供一个让你独立思考的“场域”


我们不能自我设限,我们要在每一个选择中都:


1、独立思考排除外界的噪音,辨别哪一个是真正的声音,哪一个是外界的噪音。


2、选择出真的对我有感召力的那条路找到那个让你内心深处被强烈吸引、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方向。


这种“感召力”,就是你内在智慧的低语。它不是理性计算的结果,而是你灵魂深处的渴望。只有选择这条路,你才能过出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愿我们在人生的旷野中不疾不徐,自在生长。


阅读 126